彩天下

HOME > 研究成果 > 时评
时评 COMMENTARY
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构建思路
严安林 2018-06-22

        编者按:2018年6月14-15日,上海国研院严安林副院长率代表团参加了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社科院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云南省社科院等单位承办,上海国研院是协办单位之一。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新时代的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务实合作”,严安林副院长在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环节发表了题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构建思路”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尊敬的与会嘉宾,很高兴出席第六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首先祝贺第六届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开幕。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是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的协办单位。借此机会,我想就深化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务实合作,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表一点儿看法。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已经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共十九大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党章,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这表明了中国党和政府努力为塑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和地区新秩序贡献更大力量的坚定决心。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整个人类为基本单位,超越狭隘的意识形态、国家之间或者不同文明、文化、宗教之间的一些分歧和冲突,希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所依托的是基于共同利益的相互合作与和平共处,其建设是国家之间共商、共建、共享的过程,其构建过程可以分为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三个层次:首先是国家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其次是国家与地区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命运共同体;第三个层次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命运共同体属于第二个层次,是亚洲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时代,构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命运共同体尤为必要和迫切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主要体现为“东升西降”,也就是亚洲的整体性崛起和西方的相对衰落。

        目前,中国和南亚、东南亚国家既面临着引领全球经济发展、实现东方古老文明复兴的伟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首先,一些域外势力企图搅乱地区稳定局势,推动地区安全集团化。近两年来,在中国及地区相关国家的努力下,地区热点逐渐回归平静。但一些域外大国,不愿看到该地区局势稳定,不断挑拨离间、挑起事端,制造地区紧张,和一些地区内国家相互勾结,希望在维持旧有排他性地区安全架构的基础上,加强双边、三边或多边排他性安全与军事合作,建立新的军事同盟,与地区多数国家要求建立开放、包容、民主、平等的地区安全架构的呼声相悖。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和地缘政治竞争阻碍地区经济合作。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美国优先”政策,企图重构亚洲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并进而改变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一波三折。日本等国建立“全面且先进的TPP”(CPTT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虽取得积极进展,但达成共识仍需努力。在互联互通方面,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与地区各国发展战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对接,但很多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项目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歪曲为出于地缘政治目的。

        再次,意识形态竞争和宗教极端思潮不利于地区稳定。域外大国企图挑起意识形态、价值观和国际规则之争,地区内一些国家遥相呼应,冷战氛围有所抬头。同时,由于中东“伊斯兰国”等极端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在本地区扩散势头加剧。在此背景下,本地区的一些遗留民族宗教问题有重燃之势。

        最后,一些跨国问题和生态环境挑战要求地区国家联合共治。毒品走私、跨国犯罪、海盗等非法活动,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新的挑战。另外,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跨境水资源问题也日益成为影响地区和平的一个严重问题。地区国家必须认真应对、谋求共治。

        当前,本地区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地区国家对前景和道路的选择,是选择集团化地缘政治竞争甚至对抗,还是以推进互联互通和加强经济合作为代表的地缘经济合作。地区国家应当心某些域外大国挑起地区动荡,以便实现其资本回流的目的。


如何推进中国和南亚东南亚命运共同体建设


        从亚太地区最近的局势发展来看,建设“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地区国家的共识。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巩固共识基础上,聚焦命运共同体建设,推动其由理念转化为行动、由愿景转变为现实。

        首先,地区国家要认清前途和辨明形势,不要成为域外大国的牺牲品,丧失百年未遇的发展机遇。地区国家应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机制性战略沟通,不断提升互信水平。我们要运用东方智慧解决本地区国家之间的问题,发展符合本地区政治文化传统的国际规则和价值体系。

        其次,地区国家应该推动建立非集团化的、开放包容、民主平等的地区安全架构。中国与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应利用现有双边机制和联合国、东亚合作、澜湄合作等多边机制,并创建新的机制,建立包括域外大国在内的地区安全架构,而不是与域外国家联合制定一套规则强加给域内其他国家。

        再次,深化务实合作,建设利益共同体。中国希望推动“一带一路”与各国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战略对接,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一道向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的上端攀升。中国今年将举办进口博览会,欢迎南亚东南亚国家扩大对华出口。

        此外,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应加强文明对话,推进民间往来和人文交流,尤其是青年人的交流,夯实命运共同体的民意基础。

        最后,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应就生态环保、跨境水资源的共同开发利用等问题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命运共同体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



文献来源: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